第122章 轻重缓急_上吊之前,崇祯掀桌
笔趣阁 > 上吊之前,崇祯掀桌 > 第122章 轻重缓急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122章 轻重缓急

  第122章轻重缓急

  牛金星一听,没等李自成说话,就立刻接过话题说道:“那些护卫护城不力,还在军中散布谣言,不如让他们为大军前驱,杀入山东,避开明国皇帝,如此也能给他们有将功抵过的机会!”

  宋献策听了,不由得赞许地点点头,附和牛金星道:“另外再令汝侯等领可靠之军断后,找合适的地方打明国皇帝的埋伏!”

  他们两个人,你一言我一语的,顿时把一个计划展现在李自成的面前,让他不断地点头,显然认为这个计划很是不错。

  至于他们之前和山东的刘泽清秘密约定的事情,压根没人提起,似乎不存在。

  很显然,他们就没在意这个约定。

  最终,李自成有了决断,在宋献策和牛金星献策的基础上,还让高桂英领军中家小营返回陕西大本营,免得又拖累大军。

  之前之所以要带上这个家小营,还是因为李自成觉得前景很好,有可能一鼓作气打下明国京师,改朝换代。

  如今看来,这种想法基本上是不现实,那家小营就没必要带身边了。

  计划做好之后,李自成当天就让高桂英领着刚放出来的家小先南下,去河南回转陕西。然后他自己则领着军队于次日拔营,临走之前,真的是看了很长时间的真定城,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。

  真定城头上,已经闻讯赶到城头上的崇祯皇帝,是有些诧异的。他有点想不明白,为什么李自成连一次攻城都不打,就这样走了?

  这该是没道理啊!

  怒气冲冲地赶来,昨日一早还摆开了攻城战的姿态,结果自己把人放回去之后,就不打了?

  对于古代的打仗,崇祯皇帝自然还是比较谦虚的,当即问身边的这些经验丰富的将领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
  但是,这一次连周遇吉也摸不着头脑,不敢肯定地说道:“末将以为,这该是和陛下把三万人放了有关,但是末将又想不出,这其中的关联到底是什么?如果说是缺粮,那更应该攻城夺取粮草才对!”

  马科在边上听了,便尝试着问道:“该不会流贼是想以退为进,引诱我军追击,然后与我决战于野外吧?”

  崇祯皇帝听了,觉得这是一种可能,然后再问道:“还可能是什么情况?”

  贺赞听到他的问话,便也跟着猜道:“总不可能是那三万人把流贼的剩余粮食吃完了,所以他们必须得走了,去找吃了吧?”

  他这话一说完,顿时给了方正化以灵感,立刻对崇祯皇帝说道:“万岁爷,奴婢以为这种可能性很大。昨日贼军明摆着要强攻,可三万人一放出去就改了主意,那肯定是和此有关。饿了他们一天多才放出去,肯定能吃。如果贼军刚好只够一两天的粮,那就等于吃没了。”

  周遇吉听到这个分析,却是摇摇头道:“末将看城外贼军拔营,井然有序,并无一丝慌乱,不像是已到缺粮的样子。末将以为,贼军至少该有几日粮食的。”

  基本上,崇祯皇帝对他们提的可能性都认同,便问他们道:“那我军该如何应对?”

  听到这话,几个将领的意见还是一致的,派夜不收出城探听消息,确定贼军动向之后再做决定。

  皇帝在这里,没一个将领敢冒冒失失地领军立刻跟上。

  崇祯皇帝看着李自成大军都消失在城外之后,采用了他们的意见,先派夜不收去打听情况。反正自己夺下了李自成搜刮的粮草物资,根本不缺粮。

  不过有一件事情,他还是比较担心的。之前打败李自成大军是最主要矛盾,他不想手下分心,便没说。

  此时,李自成大军自己退走,他就觉得有必要未雨绸缪了。

  于是,他回到衙门之后,便对方正化说道:“大伴明日便动身,前往山海关坐镇,绝不能让辽东建虏在这个时候进关。”

  因为他记得,在原本历史上,满清在吴三桂派人出关求援之前已经整合了一国之力出发,想要进关分一杯羹的。

  历史已经被改变了很多,但是辽东那边的影响应该还是比较小。最多是那范永斗逃去了辽东,带去了一些消息,或者有其他什么消息传到辽东,而满清整合一国之力要进关的事情是大事,不大可能因为一点点的消息就改变决策。

  用一句装逼的话说,那就是历史车轮滚滚向前,不是那么容易撼动的。

  方正化听了一惊,连忙回答道:“万岁爷,奴婢得在身边护卫,其他人,奴婢真的不放心!”

  如果按照周遇吉对皇帝身边亲卫的要求,那皇帝身边的亲卫显然还是不合格的,虽然有周遇吉的亲卫在训练,可时间太短,亲卫和主将的默契,不是这么短时间内就能培养出来的。

  方正化好歹武力值很高,在皇帝身边的时候,总比别人要放心。

  因此,周遇吉等人听到了,也纷纷附和了起来,觉得方正化还是陪同在皇帝身边好一点。

  听到他们都这么说,崇祯皇帝自己其实也是怕死,方正化在身边,多少是多了一份保险。就算退一步说,之前的真定攻城战中,有方正化在,第一个把他抛上城头,也能更容易站住脚,从而打开了城防缺口。

  这么想着,崇祯皇帝便改了主意道:“如此,拟旨,让王承恩前往山海关坐镇,其他人朕是不放心的。”

  王承恩如今是司礼监掌印太监兼东厂提督,他要离开京师,其实也是不合适的。

  但是皇帝也已经说了,其他人是不放心的,那就没办法了。

  周遇吉琢磨了下崇祯皇帝的话之后,带着一些诧异,表情严峻地问道:“陛下,可是太祖皇帝指点,建虏会有异动?”

  其他将领听了,顿时表情也严肃了起来。

  远的,如萨尔浒之战时调集的几支军队,可都是名将强军,还有白杆军、戚家军余部,近一点的,有卢象升的天雄军、洪承畴所率领的朝廷各支精锐等等。

  不可否认,建虏的战力很强,朝廷的强军基本上都是折在建虏手中,这么多年打下来,基本上都是建虏胜出。

  这李自成的大军还没击败,辽东建虏又来凑热闹的话,朝廷这边,或者干脆说皇帝所领这支军队的压力会非常大。因为到目前为止,也就这支军队能打了。

  崇祯皇帝看到他们都看着自己,顿时明白他们的担心,便开口说道:“非是太祖皇帝指点,是朕自己猜的,建虏一直有觊觎大明江山之意,如今关内如此之乱,当防其落井下石,就当建虏要攻打关内来预防便是!”

  之所以不再说是太祖皇帝提点,他主要是两个考虑。

  第一个,就是之前所说,这个事情不是很确定,也有可能没有吴三桂这边的借兵,建虏最终不会在这时候入关;这么一来的话,一旦太祖皇帝提点却不灵验,就不是一个好的冒充法子了。崇祯皇帝自己猜的,万一不准,也不会有什么。

  第二个原因其实也简单,崇祯皇帝不能老是假托太祖皇帝提点,对于一些不是和祖制有关的事情,要慢慢地转移到崇祯皇帝自己身上来才行。要不然,这就不是崇祯皇帝英明神武,而是太祖皇帝英明神武,这对崇祯皇帝建立自己威信是不好的。

  也只有一些有关祖制的东西,假借了太祖皇帝之名,就能占据大意,让别人无话可说。

  这不,周遇吉等人一听不是太祖皇帝提点,他们就明显松了口气。

  不过崇祯皇帝却交代拟旨的方正化道:“大伴就当建虏真会入关来拟旨,让王承恩到达山海关之后,不得有任何松懈,须严防死守!”

  说到这里,他想了下,便又交代道:“另外给京师报捷,把我们的战况都说了。朕回头击败了李贼大军,便凯旋班师。”

  “奴婢遵旨!”方正化听了,当即答应一声,立刻开始拟旨。

  感觉没有问题之后,崇祯皇帝便用印发往京师。

  随后的几天,夜不收大群出动,搜索有关李贼大军的踪迹,很快就得到消息,便报到了御前。

  衙门大堂内,负责哨探的将领是御前直属标营将领金振孙,就听他向崇祯皇帝禀告道:“陛下,李贼大军已攻入山东境内的东昌府,且一路没有停留,沿途城镇,能打则打,不能打贼军便绕过,一路向南而去。路上消息都在传,说李贼大军要攻打兖州府。”

  东昌府就和真定府是交界的,这没什么,在东昌府的东边,是济南府,省会所在;西边则是属于北直隶的大名府,南边便是兖州府了。

  贼军的动向明显有些异常,不打济南府反而去打兖州府,这是要干嘛?

  崇祯皇帝有些疑惑,便问道:“如今山东的情况如何?”

  金振孙听了,也把他收集到的消息说出来道:“刘泽清造反,在济南府一带作乱。其他府尚可。”

  周遇吉听了,便出列向崇祯皇帝奏道:“陛下,兖州府有鲁王,还有曲阜衍圣公,我军是否得入山东?”

  封在兖州的藩王是鲁王,乃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。不过在崇祯十五年的时候,满清军队攻破兖州府,当时的鲁王朱以派自缢而亡,长子及弟朱以洐、朱以江一并殉难。

  其弟朱以海刚于一个多月前,也就是崇祯穿越之前接任鲁王。如果按照历史发展的话,这个朱以海还会监国浙东,和在福建称帝的唐王朱聿键之间争夺帝位正统,爆发唐鲁之争,消耗了南明自家的实力。

  至于曲阜衍圣公,那就不用说了,历朝历代都受皇帝重视,捧得很高,在读书人,也就是文官中具有很大的影响力。

  至少在周遇吉等人看来,救援鲁王和衍圣公对崇祯皇帝来说,都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
  但是,他们显然是想错了。

  如果山东这两人真的对崇祯皇帝很重要的话,他也不会明旨宣布刘泽清的罪状,逼他撕破脸直接造反了。

  既然崇祯皇帝想看到刘泽清造反,那多一个李自成又如何?

  这不,崇祯皇帝想了一会,便问堂下诸将道:“李贼大军真的是去了山东,不是虚晃一枪,其意仍在真定之粮草辎重?”

  听到这话,周遇吉等人互相看看,还真不敢肯定。

  于是,金振孙这边,继续派出夜不收查探消息。

  又是两天之后,快马回报,说李自成大军已经进入兖州府,离真定很远了。

  这就可以确认,李贼大军不可能是虚晃一枪了!

  于是,周遇吉等将领纷纷请战,特别是之前立功不多的宁龙等人,更是想要当先锋。

  但是,崇祯皇帝依旧没有答应,而是皱着眉头说道:“固关如何,能拿下么?”

  一听这话,众人皆是一愣,听皇帝的意思,不是去救山东,而是要去打固关,夺太原么?

  看到他们这样子,崇祯皇帝便露出沉痛之色说道:“李贼造孽,搬空太原等地的粮草,致使晋地百姓陷于饥荒之中。朕如不知且不说,自从朕知晓之后,日日惦记晋地百姓。如今朕手中有粮,如何能弃晋地百姓于不顾?山东各地皆有守军,只要齐心协力,贼军岂能轻易得逞?轻重缓急,自当分个清楚不是?”

  说到这里,他当即对金振孙说道:“立刻派出夜不收,打探固关和晋地百姓情况!”

  “末将遵旨!”金振孙一听,连忙答应一声。

  大堂内众将听到皇帝的话,感觉到皇帝的仁心慈悲,都是感动,便不再劝说皇帝了。

  他们自然不知道,如果原本的皇帝,可能更重视鲁王和衍圣公,但是如今这个崇祯皇帝,当然是更重视老百姓了。

  另外,更重要的原因是,李自成已经在太原等地败坏了名声,如果崇祯皇帝能领兵收回的话,就能有事半功倍之效。他的名声,也会更进一步传遍天下。

  并且晋地其实是属于易守难攻的省份,多有大山大河,关卡极多,只要经营好了,以后以晋地为根基,重新打天下也会更容易!

  反而是去打山东的话,就算打下来,把李自成大军击败,也不容易守住。兵力粮草消耗,却得到一个四战之地,压根是不划算的。至于鲁王、衍圣公,关他什么事?甚至他都有收拾孔家的打算,要不然也不会逼刘泽清造反了。

  就崇祯皇帝如今的情况来说,他最需要的是有个根据地。也就是经营好了一个地方,再去收拾其他地方。否则来回折腾,只能疲于奔命,最终被拖垮。

  不过这个理由,他是不好给别人说的,只能自己知道了。

  ………………

  李自成为了要达成目标,自然是急攻缓进。换句话说,就是让人知道,他冲兖州府去了。但是,临近兖州的时候,他就慢下来,一边可以让军队休整恢复下,一边也能让兖州府这边四处求援。

  比如说,向明国皇帝求援,向京师求援等等,只有这样才能调动明国皇帝的军队,然后见机行事。

  事情一开始的时候,也确实如同李自成所想得那样发展。兖州府这边的急报,犹如雪片一样飞出。甚至李自成这边还故意放水,让他的哨探遇到信使就假装看不到。

  于是,真定这边,开始收到告急文书了,甚至连保定府那边也收到消息,派人到真定来请示。

  京师那边,也是收到急报,同时知道皇帝领军坐镇在真定,便纷纷上奏章到太子朱慈烺这里。

  对于这个事情,朱慈烺没有得到他父皇的交代,又因为他受儒学教导多,尊师重教,同样看重山东曲阜之地,便把那些大臣的奏章,都派人转到真定,让他父皇自己做主。

  等到夜不收从固关那边转回禀告消息的时候,崇祯皇帝的案头,已经跌了厚厚一叠奏章了。

  不过,这些奏章都在吃灰。崇祯皇帝知道这些奏章是什么内容之后,压根就没动过。

  此时的他,更关注晋地的情况。

  就听金振孙禀告道:“陛下,固关依旧在流贼手中,有悍勇夜不收冒险翻过固关之后看到,固关晋地一侧,已经全是逃难之灾民,人数极多,固关流贼不开关,晋地灾民便都被困在固关以西。每日皆有饿死之人,虽草木复苏,却无有一点绿色。”

  顿了顿,他又接着禀告道:“固关流贼兵力,该是有五千余人,为首贼将是过天星张天琳,即代州之战时曾被擒获之贼将。”

  崇祯皇帝听完禀告之后,当即痛心疾首地说道:“晋地子民遭此人为大难,饿殍遍地,朕心急如焚,如何能忍之!”

  说到这里,他当即严肃了脸喝道:“贺珍何在?”

  贺珍一听,连忙出列奏道:“末将在!”

  崇祯皇帝看着他,严厉说道:“你领骑军两千,步军三千,守好真定。”

  “末将遵旨!”贺珍听了,有点不愿,却也没法,只能大声回道。

  崇祯皇帝紧接着又点名周遇吉,看着抱拳待命的周遇吉,大声说道:“你领本部人马,为大军开路,兵发固关,打通前往晋地之路!”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9beat.com。笔趣阁手机版:https://m.9beat.com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